好兴缘解酒茶
关于茶叶的资料
茶与健康
茶艺中的大学问
茶叶生活妙用
   
 
 
 
文章显示
 


盖碗茶与茶博士

Http://www.hxy999.cn 编辑者:祥山源茶业 来自于:联合早报 发表时间:2008/11/30
 
  吴登方是成都人人称道的茶博士,他让人惊叹不已的茶道艺术是学自父亲的。

  他的父亲吴联春先生自12岁之龄便在鹤鸣茶社为人搀茶,由于生意兴隆,茶客极多,为了给茶客提供更快速的服务,他于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学会了许多绝技,1958年,在成都举办的“茶艺大赛”中,以“随手梭碗”夺得了第二名,在茶艺界里声名大噪。

  父亲在城市谋生,吴登方却在八岁那年随同母亲回返农村。十岁时,母亲不幸逝世,他辍学,以务农为生,小小年纪,便得辛辛苦苦地挖地插秧,挑粪施肥。勤勤勉勉地在农村工作至29岁,他父亲从鹤鸣茶社退休,根据当时国家的政策,他可以顶替他父亲到茶馆去工作,他于是正式进入了鹤鸣茶社,当小工。

  当时,鹤鸣茶社用的是以煤炭为燃料的老虎灶,他每天的工作便是烧开水。那是一项极端辛苦的工作,灶大,锅更大,每个月至少得用上十吨煤炭。每次蹲在温度极高的老虎灶前翻动煤炭时,灰飞尘扬,大汗淋漓,双眸刺痛。别人看他工作简单,他却是哑子吃黄连,有苦自知。足足干了四年之后,才得以当上为茶客搀茶的茶博士。

  为了增加工作的效率,他努力观察前辈的工作方式,尽力模仿,之后,自行琢磨,推陈出新,开创了许多分发与收拾茶具的便利途径。

  1991年,成都电视台要拍摄一套以《成都三绝》(盖碗茶、川戏、小食)为名的纪录片,邀请他父亲表演“随手梭碗”这绝技,然而,这年,他父亲已年届七十,手脚不太灵活,导演因此要求“子代父上阵”。吴登方抱着“示范工作”的寻常心态,将“随手梭碗”在万千观众前做了一遍。没有想到节目播出后,反应极好,各大媒体争相采访,他一举成名。同一年,他代表中国远赴澳洲墨尔本去表演茶艺,他在短短十分钟内毫无间歇地表演了五个茶道绝技,艺惊四方。

  炙手可热,他自此成了鹤鸣茶社的一块“金字招牌”,许多人闻风而来,为的就是看他的茶艺绝技。他的许多高难度绝技,比如“手托莲花”、“盘龙过江”、“霸王抱柱”等等,都为人津津乐道。

  1996年,他被成都市政府评为“成都市十大服务明星”。

  我问他:“你身怀绝技,是不是常常闭门练功?”他笑了起来,露出了被香烟熏得黄兮兮的牙齿,说:“我根本没有把这当作是表演的项目,它仅仅只是我一种促进工作效率的方法。天天在做,熟能生巧,完全不必刻意练习。”正因为他以平常心看待这事,因此,不论动作的难度有多高,他在表演时从不失手,不过呢,现年58岁的他,坦白承认年龄是这一行的“克星”,随着年龄日益增长,灵活度受到影响,所能拿的茶具件数也日益递减。

有人说吴登方是目前四川硕果仅存的茶博士。这话,并未言过其实。那天,我问许多年轻的搀茶员:“你们能像吴登方一样表演茶道绝技吗?”他们一听,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太难了呀,哪能学得会!”

  这门技艺渐成绝响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提供盖碗茶的茶馆已少若凤毛麟角。盖碗茶得用“三件头”茶具,冲洗十分麻烦,许多茶馆为了经济效益,已索性改用玻璃杯;除此之外,为了节省人力,好多茶馆已不再为茶客搀茶,改而给每桌 茶客提供一个热水瓶,由他们自己添水搀茶。

  吴登方语带遗憾地说:“盖碗茶是四川独创的特色,也是古老传统的一部分,应该好好加以保留的。”

  这天下午,在鹤鸣茶社,在优雅地品尝着盖碗茶的同时,我也细细地咀嚼着一份已经慢慢在消失的古老传统……坐在我对面的吴登方呢,手夹香烟,吞云吐雾,迷迷蒙蒙的烟气,慢慢慢慢地吞噬了他那张若有所思的脸……


注:本站的信息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

 
中央政府采购网
福建茶叶门户
好兴缘
环球茶网